|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巴林右旗行政区划

巴林右旗行政区划

关键词:巴林右旗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巴林右旗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nmgblyq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817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全旗辖3个苏木、5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下面是各苏木镇和街道办事处概况:
  西拉沐沦苏木简介 
  西拉沐沦苏木是原西拉沐沦苏木、胡日哈苏木、益和诺尔苏木三合一组建而成的,历史上是老益和诺尔地区,现如今是新西拉沐沦苏木。地处巴林右旗东南部,北与巴林左旗接壤,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为邻,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全苏木总人口1.37万人,其中蒙古族10412人,占总人口的76%。共辖20个嘎查村、55个独贵龙组。总土地面积196万亩(13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万亩,水浇地10万亩。沿西拉沐沦河北岸,多为广袤的草原,土地构成多样化,草地、低湿草地、滩地、固定沙地、流动沙丘并存。自然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350mm,年积温2900℃--3100℃,农作物生长期最高可达150天。农业上以种植玉米、水稻、葵花、绿豆、西瓜等作物为主,玉米种植面积8万亩。水利资源非常丰富,西拉沐沦河流经全苏木65公里,是内蒙古草原最大灌区达林台灌区的受益区。苏木境内有4座水库,即苏吉水库、益和诺尔水库、达林台水库和巴嘎诺尔水库,并且都已完成除险加固。有大小水面29个,其中最大水面2万亩,是巴林右旗名副其实的“小江南”。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全苏木共有林地面积55万亩,其中杨树用材林32万亩。预计2010年全苏木GDP达到1.12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9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90元。
  幸福之路苏木简介 
   幸福之路苏木位于巴林右旗东北部,赛罕汗乌拉南簏,科尔泌沙地边缘,是西辽河水源地之一,西南同巴彦他拉苏木接壤,北与索博日嘎镇相连,西与查干沐沦镇接界,东与巴林左旗毗邻,境内山峦起伏,土地肥沃,草木茂盛,大部分地区海拨高度550米至1650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山地乔木成林,灌木丛生,年平均气温3.3℃,降水量355毫米,年无霜期在90-125天。苏木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46公里,东西最大标距为35公里,南北最大标距62公里,总面积159.7万亩,可利用草牧场114万亩,耕地14.7万亩,其中水浇地7万亩,林地47.3万亩,辖18个嘎查(村),47个独贵龙(小组),总人口11528人,该苏木是以一个牧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苏木,2010年6月末大小畜存栏10.2万头只,牛产业已初具规模,农牧民人均收入4583元。50年代末因发展畜牧业和草原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牧区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58年受到国务院和周恩来总理的表彰。省际大通道、集通铁路、赤大白铁路、303国道、古白线战备路纵横交错贯穿境内、交通便利,移动、联通通讯基站达10余处,实现了手机信号全覆盖;敖尔盖河、古力古台河、阿力民河自北向南,流经我苏木大部分嘎查村使全苏木境内水草丰美,植被茂盛;地下蕴藏着储量丰富的铜、铅、锌等矿产资源,为我苏木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优势。独特的山地草甸草原风光秀丽,是契丹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辽怀州城、怀陵等遗迹遗址就坐落在这里,极具旅游价值。在矿业开发、畜产品开发、辽文化草原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阿察图驼罗海贝子王府、阿力木图古城遗址、汗山敖包、二十万亩山地草原、猴面岩、点将台、四季冰川遗址、辽怀州怀陵、草原湖、沙沁塔拉旅游区组成的草原民俗和辽文化旅游线路,己成为巴林右旗自然生态、历史民俗旅游闭合圈中重要的一环。吸引着八方来客,让游人流连忘返。 
  汗山,古称“黑山”,蒙古语称赛罕汗乌拉,意为“美丽的汗山”。在契丹建国后成为契丹族的“国魂”所在,是辽代帝王出游狩猎之地。幸福之路苏木就坐落在罕山南簏。赛罕汗乌拉拥有久远的历史和神秘的宗教色彩,该山自古以来就是分布在这里的民族所尊崇的圣山,是古代著名的宗教和政治活动中心。2000多年前的乌桓人,1000多年前的契丹民族每年都要在赛罕汗乌拉山举行祭神活动。蒙古族巴林部占据巴林草原之后,在赛罕汗乌拉山顶修建了巴林草原最大的敖包,无论是官员还是黎民百姓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现每逢农历五月十三,巴林草原及周边地区的各界人士都会前来登山祭祀,同时在山下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 
  沙泌他拉旅游区位于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距草原水库东三公里处,303国道南侧,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的碧水、黄沙、青山、绿草形成了独特的综合型草原景观,在这里你可以钓鱼、划船、踏沙,充分享受着蒙古民族特色的手把肉、奶食品,这里是您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洁白的哈达、悠扬的长调、浓郁的蒙古风情,让您体验到纯粹的蒙古族民俗文化,唤起您对蒙古民族浩瀚历史的追忆。 
   幸福之路苏木二十万亩山地草原自然保护区自2002年始常年禁牧。该保护区由艾白图沟、海拉苏沟、查干分地连接而成。也许是因为草原民歌的悠扬,也许是因为草原风光的苍茫,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灿灿的花,随风四处飘扬的歌声,纵马任意驰骋的身影……仿佛都是人世间难以寻找的桃源。每逢盛夏,保护区内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微风吹来,花草飘动,其独有的山地草甸草原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八方游客,绮丽的草原风光,令人心旷神怡。这里被称为巴林右旗后花园,也是本地区的旅游品牌之一。
  巴彦塔拉苏木简介 
   巴彦塔拉苏木地处巴林右旗中部,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东11公里,东经118°51′,北纬43°39′。全苏木总土地面积830平方公里,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26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倾斜。西与大板镇相连,东与幸福之路苏木为邻,南与查干诺尔镇搭边,北与查干沐沦镇接壤。全苏木辖11个嘎查,47个独贵龙(组),总人口1.2万人,居住着蒙、汉、回、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7440人,占人口总数的62%。中温带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日照3000-3200小时,无霜期125 天,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巴彦塔拉苏木已成为全旗的重要工业聚集区,大板电厂、翁根山风电场和500KV变电所、煤化工产业、旗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均落户于巴彦塔拉苏木境内。 
  巴彦塔拉苏木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苏木境内有古日古勒台新石器时代遗址、苏达来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巴彦塔拉,系蒙古语,汉语译为“富饶的草原”之意, 1984年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后,正式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巴彦塔拉苏木资源丰富,发展基础条件良好。现已探明铜、铁、硅石、莹石等矿藏矿化点 13 处,储量较大。已入住的工业企业有赤峰金鑫矿业(原台布代硅石矿)及恒兴多金属矿。苏木有巴彦塔拉河、古力古勒台河流经巴彦塔拉草原,灌溉并滋润大片的草场和农田。境内有草牧场8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6.6%,水草丰美。广阔的草原和山地上生长着甘草、麻黄、知母、黄芪等十余种药用植物和 狍、獾、杜鹃 等 数十种野生动物。土特产资源有山杏、蘑菇、木耳、蕨菜、黄花等。全苏木林地22.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8.2%。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仅为14人/平方公里。全苏木共有耕地8.3万亩,其中水浇地2.6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在960万公斤以上。牲畜总头数12万头(只)。奶牛、肉牛、肉羊养殖具一定规模,并有开发空间。依托草场和畜牧资源,目前已有得利海草业、得利海种羊场,翁根乳业、内蒙福泽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巴彦塔拉牧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先后入驻。全苏木牛奶年产1280吨,肉类160万吨、绒毛130吨、皮张8万张。苏木旅游资源丰富,翁根山风电场的“坝上生态游”、“风电山庄游” 令人心旷神怡,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和阿巴达仁台山远近闻名。1982年,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鹏、费孝通等同志视察过巴彦塔拉草原,曾为世人瞩目。嘉佑寺(古日古勒台庙)、普佑寺(嘎拉达苏台庙)等清朝古建筑遗址也座落于苏木境内。省际通道、303国道和集通铁路横贯苏木东西,即将运营的赤大白铁路自苏木境内西部穿过,苏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大板镇简介
  大板镇座落于巴林右旗中南部,查干沐沦河北岸,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著名的草原文化名城。省际通道、国道303、省道205线横穿全境,集通铁路横贯全镇并在大板镇设主要支站点,随着赤大白铁路、巴新铁路的建成,全镇将形成三条铁路和三条公路纵横交错的网络格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大板镇是赤峰北部旗县的重要交通和商贸集散地。
  大板镇总土地面积1925平方公里(288.7万亩),其中草牧场面积223万亩,林地面积40余万亩,耕地面积7.5万亩。全镇下辖37个嘎查(村)。总人口2.8万人。
  大板镇资源丰富,坐落于镇北的巴彦套白山(桃山),山峦起伏,树木葱茏,泉水潺潺,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大板南山这块曾经被康熙皇帝巡幸游猎的神奇之地,如今已被大板人开发建成镇区最大的公园。距镇中心北8公里处的麻斯他拉草原已建成集草地观光旅游、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草原旅游开发区,几十座洁白的蒙古包散落点缀其间,美不胜收,使游人留恋忘返。
  肉牛产业是大板镇经济发展的拉动产业,全镇肉牛养殖数量达到3.87万头,近几年来全镇先后建立了8个肉牛专业养殖小区和嘎查小组,肉牛产业的发展为全镇经济腾飞起到了推动作用。
  肉羊产业是大板镇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全镇肉羊存栏量达到5.5万只,先后建起了5个肉羊养殖专业村组和2个小区,年度肉羊出栏达到4.3万只,有力的促进了该镇的养殖业发展。对全镇农牧民持续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宝日勿苏镇简介
  宝日勿苏镇距离旗政府所在地75公里,是巴林右旗东部的次中心城镇。全镇辖19个嘎查村、1个居委会,有4400户,1.83万人,土地总面积182万亩。2009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18元。全镇现有党支部24个,其中嘎查村党支部19个,共有党员655人,其中农牧民党员532人。 
  地理位置独特。北与巴林左旗接壤,东与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与翁牛特旗隔西拉沐沦河相望,俗称“一脚踏三旗”。 
  交通优势明显。镇内有六条公路向外辐射,西(拉沐沦)大(板)线和国道305线在镇政府所在地交汇,(开)鲁宝(日勿苏)线直达镇政府所在地,益(斯毛都)老(房身)线直通大板,省级大通道距镇政府30公里。 
  集贸市场繁荣。宝日勿苏金三角集贸市场闻名于自治区内外,山东、天津等地的客商和邻近旗县的商贩每逢集日云集于此,镇内现有大小饭店、旅店50多家,大小商户、摊位400余家,市场年成交额5000余万元,是巴林右旗东部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巴林右旗“金三角”的美誉。 
  物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全镇有耕地2.1万亩,草牧场127万亩,杨树用材林8万多亩,山杏经济林20多万亩,麻黄草面积25万多亩,还有大量的知母、远志、黄芩等中草药。矿产资源:已探明铜、铁、多金属矿化点7处。农畜产品:存栏牲畜21万头只,年产山羊绒8万公斤,年出栏大小畜7万头只,年粮食总产量1270万公斤。 
  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区已完成“一横一纵”两条主路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油路铺设8公里,安装路灯73盏,铺设彩砖1500延长米,栽植风景树600棵。聘请市规划设计院人员进行了小城镇总体规划。镇区现有大小楼房12栋。5000m2的路源商城正在开工建设。房地产开发已经摆上了镇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镇内有学校5所,地区卫生院1个。全镇有机电井106眼,小草库仑井400多眼。有14个嘎查村吃上了自来水。已开通了移动通讯网络,网络覆盖全镇各个角落,还有5个嘎查村安装了程控电话,电脑可宽带上网。19个嘎查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车、通电、通邮、通车、通电视。 
  2010年,宝日勿苏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旗委十三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关键抓招商”的理念,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和谐,努力构建平安和谐宝日勿苏镇。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2009年初至今,全镇完成招商引资890万元。抓好肉牛产业,重点抓了10户肉牛育肥大户和2个肉牛专业村,购进育肥牛1200头。赛音勿苏嘎查青格乐图、苏吉嘎查宝音陶格套、新井村张国志、银德日图村计风臣成为全镇肉牛养殖典型户,带动了全镇肉牛产业发展。抓好肉羊产业。建成了赛音勿苏嘎查和宝日勿苏嘎查两个肉羊小区,存栏优质德美肉羊2.3万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生态治理12.491万亩。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重点抓好镇村两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镇党政班子建设。制定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培训计划,使党政班子成员学习更加系统规范,政治思想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均由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提高了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水平。结合实际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开展廉政风险防范,使班子成员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标准,加强嘎查村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农牧民党员培训活动,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职责。狠抓相对后进嘎查村管理,实施专人负责,限期转化,使嘎查村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狠抓阵地建设,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新建党员活动室2处,改建活动室11处。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发展生产一线党员,在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经纪人和产业化带头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镇党委先后被赤峰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平安建设先进集体;2010年3月,镇党政班子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制订了《宝日勿苏镇环境卫生管理细则》、《村民自治章程》等制度,大力推进文明新村建设。抓好维稳工作,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成立了3支草原110巡逻队,统一着装,配备了摩托车,日夜巡逻在全镇各嘎查村,在赛音勿苏肉羊小区投资3万元,安装了技防设备,预防了违法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10年,镇党委下派23名党员干部到各嘎查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驻嘎查村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镇村两级党员干部逐户走访,逐户排查,掌握实情,建档立案,逐一化解。目前,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4件,已化解49件,其余5件正在化解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查干沐沦镇简介
   查干沐沦镇位于巴林右旗北部,总面积1447平方公里。现辖23个嘎查(村)、72个独贵龙(组),共有5220户、15556口人。2009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460元。 
  草牧场总面积216万亩,其中:放草场180万亩,打草场9.3万亩,耕地6.4万亩,其中:水浇地2万亩,旱地4.4万亩,林地25.1万亩。
  查干诺尔镇简介
   美丽富饶、蓬勃发展的查干诺尔镇是2006年在巴林右旗机构改革中由原查干诺尔苏木和原羊场乡合并新建制的镇,位于巴林右旗东南部,东临宝日勿苏镇、南至查干沐沦河北岸与翁旗隔河相望、西与大板镇相连、北与巴彦塔拉苏木接壤,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40公里。 
  查干诺尔镇气候类型属寒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4.9℃,日照3000-3200小时(250-260天),无霜期125天左右,年降水量在360mm左右,75%的降水量集中在6-8月份。 
  全镇总土地面积147.78万亩(9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万亩(水浇地2.4万亩),草牧场面积126万亩,林地39.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7%,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900万公斤,2010年底全镇粮豆总产量达700万公斤,大小畜存栏10万头(只),以农牧业经济为主体,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293元。全镇辖14个嘎查村、72个独贵龙组,现有总人口16262人,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大多数。
  查干诺尔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生态立镇、矿业富镇、产业兴镇、党建强镇”四大战略,牢固树立“齐心合力保稳定,千方百计增收入,立足矿产抓引资,产业拉动促生产,依托项目搞建设,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工作理念,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全镇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态势。 
  查干诺尔镇地域辽阔、地表资源与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地表盛产甘草、麻黄、知母等十余种中草药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有银、铜、铁、铝、钼、锌、铅、莹石、大理石、锰、煤和天燃气等多种矿藏。依托矿产资源,镇党委、政府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矿业经济“零”的突破,矿业经济也逐步成为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攻坚力量。现发现矿化点14处,正在探采的有4处,即:二八地铜多金属矿、花根山多金属矿、上石莹石矿和浙江超越实业有限公司即将在二八地、尔根进行探矿。塔本沟6000吨选厂即将投产。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查干诺尔镇历届的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施“生态立镇”战略的真实写照,成为巴林右旗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使得农牧民的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查干诺尔镇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草更绿了,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同时奠定了查干诺尔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全镇共有林地37.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76万亩,荒山造林22.93万亩;以栽植杏树为主的水利沙源流域治理区8处、24.90万亩。“双十万”亩生态建设工程,保护、开发、治理草牧场20万亩;全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50余万亩。生态治理面积占应治理面积的85%。 
  农牧业产业齐头并进。以生猪、蛋鸡、肉牛为主导的畜牧业产业健康、稳步、有序地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奔小康的致富工程。“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推动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生猪产业自2004年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发展壮大。现全镇生猪产业以下石村石匠山小组为主,辐射带动羊场、小城子村的生猪养殖,饲养品种以长白、大白、杜洛克为主品种。目前规模在40头的养殖户达58户,生猪规模存栏2800头。该产业以质优占领市场,生猪远销河北、锡盟、北京、天津等地,成为当地农牧民致富首选的绿色产业。羊场村蛋鸡产业在全旗的蛋鸡产业中位居第二位,以旗十五届人大代表李振和为蛋鸡产业的领军人物,从贷款搞养殖到年收入10余万元的今天,印证了蛋鸡产业的发展过程。农民信用协会的建立,为带动更多农牧民养殖蛋鸡注入了强大的经济动力,年内新发展蛋鸡养殖户10户,蛋鸡规模存栏预计达8万只。肉牛产业中坚持政策带动、资金拉动、项目驱动的方式,在肉牛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中,查干诺尔嘎查新购进夏洛来、西门塔尔等品种优质肉牛560头,目前全嘎查肉牛存栏5000头,其中良种肉牛2800头,实现人均2.5头,良种畜比率达95%。同时带动了羊场、小成子村的肉牛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除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大豆、油葵等经济作物。其中小白米、绿豆等杂粮、杂豆已形成地方特色品牌,远销旗内外。 
  查干诺尔镇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潜力巨大。巴林右旗的两条母亲河--西拉沐沦河与查干沐沦河在我镇境内交汇。穿越境内的哈大线三级油路及正在建设中的巴新铁路、背倚省际通道提供了快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前来我镇投资兴业的有识之士将提供优质的服务。 
  查干诺尔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素有“射箭之乡”的美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人文景观为主、以自然资源为辅。锅撑子山青铜器时代遗址、辽代小城子城址、查干诺尔天鹅湖、生态经济圈等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拓展了空间和潜力。
  索博日嘎镇简介 
   索博日嘎镇位于巴林右旗最北部,大兴安岭南麓的赛罕乌拉山脚下,东与巴林左旗接壤,北同锡林郭勒盟搭边,西与林西县相连。全镇下辖20个嘎查村,91个独贵龙组,5727户,24753口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183人。全旗总面积1594平方公里,238万亩,其中草场面积127万亩,耕地面积12.8万亩,其中水浇地2.2万亩,林地51万亩。2010年6月末,全镇存栏牲畜总头数23.9万头只,其中大畜2.8万头,小畜21.1万只。 
  索博日嘎镇曾是契丹族的故土,辽代的发祥地,镇内大部分地区都处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内,境内有众多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其中包括辽庆州遗址、辽白塔、辽庆陵、金边堡、朝阳十八景等。镇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远近闻名的六味神泉水,有品位较高、储量丰富的石灰石、铅锌等非金属矿藏。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基础设施的加强,投资环境的优化,不断吸引众多企业来投资兴业。镇区所在地集贸市场运作已经十三年,已逐渐成为右旗北部最大的集贸交易市场。 
  近几年来,索博日嘎镇党委、政府在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共克时艰,深入实施旗政府提出的“生态立旗、工业强旗、开放兴旗”发展战略,围绕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矿业经济、对外开放、农牧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五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6亿元,财政税收实现520万元,通过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 4518元。全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如今的索博日嘎镇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群众安居乐业。 
  巴林右旗赛罕街道简介 
   巴林右旗赛罕街道成立于2009年1月,是巴林右旗唯一一个城镇街道。街道共辖10个社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区共有居民19014户、63181口人。 
  中共巴林右旗赛罕街道工作委员会、巴林右旗赛罕街道办事处分别为中共巴林右旗委员会、巴林右旗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职责是贯彻旗委旗政府的决策部署,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辖区机关单位履行职责服务。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在街道设立工作机构——巴林右旗赛罕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为驻区各旗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服务。 
  街道内设3个股级行政机构,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下设3个股级事业机构,即: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巴林右旗环卫队。 
  10个社区自街道成立之日同时更名,原大板镇第一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多兰社区;原大板镇第二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巴彦汉社区;原大板镇第三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荟福社区;原大板镇第四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阿木尔社区;原大板镇第五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山丹社区;原大板镇第六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白音社区;原大板镇第七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达尔罕社区;原大板镇第八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光明社区;原大板镇第九区更名为巴林右旗百灵社区;原大板镇第十社区更名为巴林右旗固伦社区。 
  街道党工委在10个社区分别设立了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009年8月,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均已完成换届选举。
  街道社区两级组织紧紧围绕旗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在创建文明城市、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平安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辖区导航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